概觀
13 列總計包括296年,共使用13個年號。. 一般使用年號來稱呼 清朝皇帝 ,且每位皇帝亦多只會使用
後金年號
成皇帝 愛新覺羅·綿寧 道光帝綿寧是清朝入關後的帝六代皇帝,生於乾隆四十七年( 1782 年 9 月 16 日),卒於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。在位 30 年,終年 69 歲。廟號宣宗,葬慕陵。 才智平庸的道光帝徒以儉德著稱。
概觀
清朝皇帝畫像 廟號 年號 在位時間 謚號 簡介 太祖 年號 11年 承天廣運圣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(追尊) 努爾哈赤 以十三副鐵甲起兵,縱橫天下,百戰戰勝,后被明軍紅衣大炮一炮打死。 1616年登基,卒于沈陽,終年68歲。
本來清代一共只有十二個皇帝,只是因為皇太極有兩個年號——天聰和崇德,所以又稱為十三個皇帝。 皇太極即位之時還是大金國,也叫作後金,即位時年號定為天聰。後來將大金朝改名為大清朝,為此又改了年號為崇德,改族名為滿洲。清代皇帝順序如下:
漢晉隋唐的帝王年號多來自《周易》 在公元紀年法沒有通用以前,中國古代以帝王紀年法紀年,即以帝王在位的年數來紀年。比如周宣王元年,魯隱公三年等等,這在夏、商、周、秦四朝及西漢前期最為常用。 公元前140年,漢武帝創建年號「建元」,這是中國第一個年號。
所以說,明清皇帝都是一帝一年號(唯明英宗例外)。可能是稱呼年號比較方便吧!後人稱呼明清皇帝時常常用年號,所以反而少人知道永樂帝叫明太宗、康熙叫清聖祖、乾隆叫清高宗。但比較不有名的明朝皇帝通常仍稱呼廟號,如明憲宗、明宣宗、明武宗等等。
- 清朝君主列表
- 康熙、雍正、乾隆這些皇帝的年號是怎麼起的?有什麼由來嗎?
- 【冷知識週刊】第六十六號:沒說你不知道的清朝年號
年號 在位時間 清始祖 愛新覺羅布庫里雍順 1388年—1405年 清肇祖 原皇帝 愛新覺羅孟特穆 1405年—1433年 純皇帝 愛新覺羅充善 1433年—1467年 興皇帝 愛新覺羅脫羅 1467年—1481年 正皇帝 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 1481年—1522年 清興祖 直皇帝 愛新覺羅福滿
10/17感謝@梁海 童鞋指正—— 9/29補充「同音但不同拼寫」之含義及清代的中拼音(見最後)—— 9/28補充新內容以及避諱等問題—— 首先,這個是年號,不是皇帝的名字!其次,自康熙以後,近支宗室起名就要按照「胤弘永(顒)綿(旻)奕載溥毓恆啟燾闓增祺」來作為名的第一個字,同時近支宗室
各位讀者好,又到了冷知識週刊的時間。相信對清朝歷史有些熟悉或你是愛看穿越劇的讀者,應該對清朝的年號與順序都不會太陌生。 從努爾哈赤稱汗建立(後)金,以天命為年號開始算起,共經歷十二個皇帝,十三個年號,又有滿清十三皇朝之稱。
名詞解釋: 〔歷代帝王年表〕,凡13卷,清齊召南編。清乾隆乙酉年(1765)原刻本;清道光4年(1824)小瑯嬛仙館刻本;民國24-26年(1935-1937)上海商務印書館〔叢書集成初編〕本;28年商務印書館〔萬有文庫簡編〕本;25年上海中華書局〔四部備要〕本;45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