臺灣民主運動

概觀

臺灣經過二二八事件之後,政治上形成一股凝重的氣氛,在這場動亂之後,臺灣的菁英消滅殆盡,剩下的少數驚弓之鳥,幾乎沒有人敢再談政治問題,更別說要形成民主運動。. 直到一九六 年代,雷震等人和當時臺灣本土的社會精英,透過地方選舉所凝結產生的「中國民主黨」組黨運動,臺灣的民主運動才又進入高潮。. 所以,二二八事件十幾年之後的這個組織新反對黨的

內容簡介

臺灣第一波民主運動發生於日本殖民統治,這一波民主運動是臺灣人追求現代性的起步,臺灣人透過殖民者認識世界,隨著殖民者戰敗,臺灣第一波以啟蒙為主的民主運動也宣告結束,且在政權轉換的階段中,發生了二二八事件。

臺灣民主運動

戰後臺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 (九)言論自由 (1) 書籍簡介: 民主發展是戰後臺灣最重要成就之一,與另一成就——經濟奇蹟同為世人所矚目與豔羨。. 臺灣的民主自由並非一日一夕之間順利形成,而是以許多血汗換取的成果。. 從1949年執政當局實施戒嚴以來,人民的

喊出「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」,追尋島國自治的夢想。 在嚴酷高壓的時代,少數人不計個人利害,勇於挺身對抗。雖然這一波民主運動遭到重擊,並未能達成改造臺灣社會的目標,但前人的勇氣與努力,足以讓我們產生信心,不致悲觀喪志。

臺灣民主運動所有重要的主張,都在法庭上一一陳述。 軍事法庭儼然成為黨外政見的國家級發表會。 透過這場大審,許多人第一次認識他們原先誤解、不解的黨外,許多人第一次見識民主人權的價值,更有許多人心頭翻攪著對臺灣的愛痛與傷悲。

PDF 檔案

0 1986-2000年臺灣民主運動- 以艋舺龍山寺為中心 How Longshan Temple plays the role and leads the function of Taiwan Democrocy. 1 摘要 本文是以一九八六年「五一九綠色行動」聚集地艋舺龍山寺為研究對象,觀 察至二 年第一次政黨輪替,臺灣從戒嚴走向

  • 民主運動
  • 【專書推薦】臺灣之春: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
  • 臺灣民主運動百年 「人」是關鍵
  • 1979美麗島事件 臺灣民主運動里程碑

臺灣回憶探險團 80年前的戀人去什麼地方約會?100年前的海水浴場長什麼樣子? 用輕鬆、貼近生活的方式,來分享一直存在你我身邊的寶貴記憶。 1978 – 1979年,隨著美國即將轉與中國建交的態勢明朗,蔣家及國民黨外來獨裁政權據臺的正當性 繼續閱讀

臺灣之春:解嚴前的臺灣民主運動 2013年,由陳翠蓮、吳乃德、胡慧玲寫作的套書《百年追求: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》甫出版即引起巨大迴響。 從臺灣到香港,太陽花世代、雨傘世代,青年們人手一冊,在民主的暗夜中想像未來,看見前人的受挫,也看見前人的無畏。

臺灣民主運動的第一聲號角,是在日治時代吹響的嗎?《自由中國》組黨運動失敗的原因是什麼?由亞太文化學術交流基金會贊助的《百年追求

2:27

年紀比較輕的朋友可能對美麗島事件比較陌生,這是發生在1979年12月10日,起因於當年創刊的美麗島雜誌在高雄市的服務處以「人權紀念委員會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